Search

孩子對不在乎的事總是不長記性。

男孩同理發展較同齡女孩更晚成熟,孩子的心裡只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孩子對不在乎的事總是不長記性。

男孩同理發展較同齡女孩更晚成熟,孩子的心裡只覺得:「那些你們在乎的瑣事,我為什麼要在乎呢?」(對他沒有利益,就沒有感受)

這個特質在日常社交會有什麼問題,我們來看看。

我今天去學校接他放學,到一樓櫃台時順口問了一句:
XX 今天有還書嗎?

園長說:不知道耶,我看看喔。

我一眼瞄到他的借書證在櫃檯,心裡知道他一定已經拿下來歸還,內心很高興他長記性了。

但園長一直找不到書,後來行政老師在旁邊的圖書展示區找到了。學校借出的書籍,跟展示用的有分區,還書時應放置櫃檯。

我兒子下樓後,行政老師找他過去,想要認真地跟他講一遍這件事,講的時候,孩子因為剛下課,上課下課情境的切換,讓他的大腦很興奮,我都說這是他腦子裡的旋轉木馬正在高速旋轉,並沒有辦法馬上定下來專注聆聽,他頭腦目前就是長這樣,他也沒辦法,但通常,大人在此刻,都會更加地想要控制住孩子,使用更強烈的語氣要求:「請先專心聽我說!」

男孩生活中的挫折就是這麼來的,(他不懂為什麼我連不做什麼都要被嚴厲跟大聲,我只是從樓上走下來而已啊,為什麼這樣也不好?我是個很不好的小孩嗎?)大人一些細微的情緒變化跟語氣、動作,加上男孩每次總會讓事情演變到需要被強烈命令,導致負面能量的累積,是男孩情緒壓力的來源。

聽完以後,老師問他:知道了嗎?
他一秒說知道。(但眼神沒有接觸,他在看外面,依舊無法專注跟穩定)

老師為了確定,請他再說一遍:老師剛剛跟你說什麼?

從他的覆述,我可以知道他已經知道了。
那是因為,我是他媽。

每當語言被框架時(被要求說出一定的劇情時),他因為緊張,語言容易錯亂跟倒置,說得不清不楚。

他一直被綁在那裡,直到他好好講完:
以後還書要放在櫃檯。

一句這麼簡單的話,他要搞這麼久,平時自己想講的,內容不知精深多少。

好,問題來了。

借書還書,他不那麼在乎。所以儘管我們已耳提面命,這件事,到了下次,他依舊有可能重複犯錯。(失心、失魂)

因為是特質,事情當然不會只有借書一件這麼簡單,它密集繁複地充斥在校園生活的每一個日常細胞核裡。

當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如此,教導跟說明都沒有立即效用,我們可以想像,師長的情緒,將會怎麼發展呢......

男孩在校園生活,一直是比女孩辛苦的。

是我們沒有在教嗎?
打罵有用嗎?

唯一的辦法就是,媽媽幫他記得,還書日再提醒一次,經過千百次,成為他生活軌跡的一部分,他才能上手。

記者老梁:教養一個頭腦還沒發育完整的恐龍男孩就是:明明已經肝腦塗地,別人還是覺得,媽媽一定都沒在教。..........報導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小蝦麻麻的育兒日誌。
View all posts